部分履行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部分履行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1-22

 
61966
抗辩权我们可能会用到,在侵权法中,抗辩事由是针对承担民事责任的请求而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免责事由或减轻责任事由。抗辩事由可分为两类,即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那么部分履行的抗辩事由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一、正当理由

正当理由是指加害人的行为虽然对受害人造成了损失,但该行为本身是合法、正当的。正当理由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 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指具有一定职责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的伤害不构成侵权行为。此类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执行职务的权限来自法律规定或合法授权。

(2) 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2. 正当防卫行为

指根据法律规定,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对正在进行非法侵害的人给予适当的还击,以排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包括:

(1) 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2) 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侵害行为正在实施。

(3) 防卫的对象只能是加害人。

(4) 正当防卫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3. 紧急避险行为

指在危险情况下,为了使社会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更大的损害,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致他人或本人损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行为的构成条件包括:

(1) 必须有正在发生的危险,威胁到本人、他人的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2) 除了采取紧急避险的方式外,没有其他可以排除危险的方式。

(3) 紧急避险行为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4. 受害人同意的行为

指受害人事先明确表示愿意自行承担某种损害结果,并且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受害人同意的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1) 有同意承担损害后果的意思表示。

(2) 意思表示应采取明示的方式。

(3) 受害人同意的损害后果,不应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与法律。

(4) 受害人的同意应当在损害发生前作出。

二、外来原因

外来原因是指损害的发生不是被告的行为造成的,而是被告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外来原因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不可抗力

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不可抗力对于行为人来说已超过了他能够预见、防范的限度,行为人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

2. 受害人的过错

指受害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包括受害人的故意、重大过失或一般过失。如果损害结果完全是由受害人的过错引起,加害人可以免责。如果加害人与受害人都存在过错,根据过错程度分别承担责任。

3. 第三人的过错

指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对造成原告的损害具有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可以免除或减轻被告的责任,具体情况根据第三人与被告之间的关系和过错程度来确定。

延伸阅读
  1. 电瓶车撞死人的纠纷解决途径
  2.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3.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4.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5. 小偷偷钱后自己投资赚取的钱如何处理?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
  3.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4.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5.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6.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7.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的履行解决方案

  1. 医疗产品造成损害如何追究责任
  2.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3. 交通事故受害者维权指南
  4. 交通事故诉讼
  5. 交强险赔偿
  6.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7.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