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09
法定代理权是通过具备法律规定的法律事实而取得的。这些事实可以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的亲属或其他具备资格的自然人、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在有资格的人发生争议时,由拥有指定权的机关选定,或由法院判决指定。
法定代理权的产生和存续并不依赖于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意愿,因此,一旦设立法定代理的原因消失,法定代理权立即终止。
引起法定代理权消灭的主要原因包括:
当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死亡时,其法定代理权自然消失。当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时,已无法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行为,其法定代理权也随之消灭。
法定代理人是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原因是当事人无诉讼行为能力。在诉讼进行中,如果未成年的当事人达到成年并取得诉讼行为能力,或者患精神病的当事人痊愈并恢复诉讼行为能力,他们可以自行进行诉讼,从而导致法定代理权消失。
当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进行中失去对当事人的亲权或监护权时,其法定代理权也随之消失。例如,如果法定代理人是作为未成年当事人的养父或养母代为诉讼,其法定代理权在诉讼中随着收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
另外,如果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未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而被法院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其法定代理权也会因监护权的丧失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