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类型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23
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指虽然合同已经签署了但是合同的效力还是不确定的,需要负责人来确定的合同形式。对于效力待定合同有很多朋友有诸多疑问,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要为大家解答的就是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类型的问题。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效力待定合同的分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然而,纯获利益的合同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犯者)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非纯获利益的合同,由于行为人缺乏缔约能力,在其法定代理人未追认之前,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无权代理签定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类合同由于行为人没有代订合同的资格,在被代理人未追认之前,处于效力待定状态。
无处分权人签定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未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换句话说,缺乏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在经权利人追认前或本人取得处分权前,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要件
要确定一份合同是否属于效力待定合同,需要考虑以下要素:首先,合同在法律上具备成立的效力,但缺乏实际效果;其次,合同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通过修正来解决;最后,合同必须符合《合同法》规定的三种情况,与附期限附条件、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有着明确的区别。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认定一份合同是否属于效力待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