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0
1、债务人实施的危害行为发生在债权合法成立后,消灭之前。
2、债务人实施了法律上处分财产的行为。
3、债务人实施的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
4、债务人实施的行为是危害债权的行为,对债权造成损害。
债务人与第三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主观上有恶意。
当债务人实施不正当处分财产的行为为无偿时,具备上述客观条件,债权人即可行使债的撤销权。当债务人实施不正当处分财产的行为为有偿时,具备上述主观、客观条件,债权人才能行使债的撤销权。其目的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