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09-16
合同的变更形式主要包括法定变更、法院变更和当事人协议变更。当事人协议变更是指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
当事人协议变更的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首先,希望变更合同内容的一方向对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要约,要约应明确说明希望变更的条款、变更方式以及需要增加、补充的内容。对方收到要约后应进行研究,如果同意变更,应以明示方式答复对方,即为承诺。如果不同意变更或只同意部分变更,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补充意见,双方经过反复协商直至达成一致。
当事人达成一致后,变更合同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以便查证。特别是原合同为书面形式的,更应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变更,因为口头形式无法改变书面合同,容易引发纠纷。如果合同变更约定不明确或采用口头形式,发生纠纷后又无其他证据证明变更内容,将视为合同未变更。当事人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时,也视为未变更。
如果原合同经过公证、鉴证,变更后的合同应报原公证、鉴证机关备案。必要时,还可以对变更事实进行公证、鉴证。如果原合同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需要批准、登记,变更后仍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登记。未经批准、登记的变更将不生效,仍应按原合同执行。
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内容,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有些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利益而设立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后根据客观情况变化,不再需要合同带来的利益时,可以变更合同。
当事人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并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变更合同。协商时,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明确,不能模糊。如果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将推定为未变更。
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的全部义务无法履行时,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以使合同能够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避免、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必须达到使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为变更合同的理由。如果经过义务人的努力,合同仍可履行,则不能作为合同变更的理由。
某些情况下,变更合同需要按照特殊程序进行。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应按照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