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15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当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如果当事人请求变更合同,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常常在答辩时主张合同显失公平或存在欺诈,并要求撤销合同。然而,对于是否以抗辩的形式提出撤销权诉讼,存在两种观点:
理由是,撤销权的行使应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反诉和抗辩都是向法院主张撤销权的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合同法第55条审查撤销权是否消灭,并且抗辩理由不能自相矛盾,即不能同时主张变更。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合同法疑难问题研讨会研讨问题报告》中倾向于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一旦撤销权行使,将产生两个法律后果:
撤销后,民事行为自始无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原则上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撤销后,法律行为虽然无效,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法律后果。当事人可能已经进行了交易行为,因此,撤销后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形成权利,如果撤销权不行使,将使民事法律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损害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对当事人也是不利的。
根据《合同法》第55条第2项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如果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仍全部履行合同,即视为放弃撤销权。如果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起诉讼,另一方以抗辩的方式认为合同具有可撤销性,但在法院释明是否提起撤销诉讼的情况下表示不提起,待前一合同诉讼结束后,在一年内再向法院提起撤销诉讼,个人认为这是放弃了撤销权。原因是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销权,该撤销权已经消灭,当事人也因此丧失了诉讼的利益,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资格。如果瑕疵合同已进入诉讼阶段,撤销权人应在此阶段行使撤销权。如果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不提起撤销抗辩,或者仅提出抗辩,在法院释明的情况下又不提起撤销诉讼,导致瑕疵法律行为得到法院确认,其就不能再主张撤销权,该权利消灭,诉讼权利也丧失。
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对已进入诉讼阶段的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规定的法律行为提出的抗辩权。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如果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例外支持。
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人向其请求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就债务人财产诉请强制执行。在主合同债权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可以对主债权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特殊抗辩权。它是一种延期的抗辩权,行使结果仅在于阻却,而不是消灭。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合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