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的特征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16

 
55782
合同欺诈是以签订合同为幌子,以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以蓄意骗取公私财务占为己有为目的不法行为。根据其性质的不同,本文将合同欺诈划分为合同民事欺诈与合同刑事诈骗两类,来加以论述和剖析,以便于人们识别和防范。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来有关合同欺诈的相关知识。

合同欺诈的特征是什么

合同民事欺诈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制造假象、隐瞒真实情况,以引诱或误导对方陷入圈套并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达到非法目的的民事欺诈行为。合同民事欺诈具有以下特点:

  1. 欺诈人使用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以引导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采取欺诈手段成功达到签约目的,表现出行为的主观性。
  2. 欺诈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关键事实进行虚假介绍、虚构事实、制造假象或隐瞒真相,目的是让对方陷入圈套并不自知,导致对方做出错误承诺,以实现签约目的,表现出欺诈行为的客观性。
  3. 欺诈人通过卑劣手段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其本质是使合同在法律上生效,并通过执行这种表面合法但实际虚假的合同获取非法利益。
  4. 欺诈人通常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已经履行过合同或正在积极履行部分合同义务,以诱使对方上当受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而获得更大的非法利益。
  5. 合同民事欺诈的效力。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从签约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已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将被解除。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应返还根据该合同获得的财产;如果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应进行折价补偿。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根据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损失。如果当事人故意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则追缴当事人已获得或约定获得的财产并收归国库所有。

合同刑事诈骗

合同刑事诈骗,又称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有所区别。合同刑事诈骗的含义是,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履行合同诚意或根本没有履行合约的能力,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俗称“无本生意”)为目的,利用合同作为诈骗手段,诱使他人陷入圈套并按合同规定或双方约定交出较大数额财物,以实现欺诈人占有的诈骗犯罪行为。合同刑事诈骗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观性。欺诈人必须有直接的诈骗故意,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其目的的实现与采取的欺诈手段具有因果关系,即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正是通过签订合同进行诈骗的必然结果。
  2. 客观性。欺诈人使用虚构事实、制造假象、隐瞒真相或贿赂代理人等欺诈手段,诱使对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违心签约。但诈骗人对所签合同既没有履行诚意,也没有履行条件,只是利用合同的“合法形式”,以实现非法侵占对方大量财物的目的。
  3. 关联性。欺诈人通过合同行为实施诈骗手段,包括通过欺诈手段签订合同和根据合同“约定”骗取财物的前后两个过程,欺诈方设置迷惑手段,使受骗方误入连环陷阱。
  4. 阴险性。欺诈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技能和作案手段,表现在诈骗人在行骗前要进行认真策划和精心准备,通常会对受骗对象、市场情况、合同款项、逃避制裁等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对合同形式和内容进行操纵,设置陷阱,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5. 群体性。欺诈人可分为“公诈”和“私诈”。公诈是指单位集体行骗或指使当事人、代理人行骗;私诈是指个人行骗,一般以累犯和惯犯居多,往往有犯罪前科,对防范和打击有一定经验,也有“公私合营”的情况,危害程度较严重。
  6. 专业性。欺诈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常以合作、合伙、入股、代办、代购、代销的单位和“能人”形象出现,以合同欺诈为生。有些受同乡、同学、同胞、同僚关系的影响,有些受人利诱,见利忘义,有些曾是诈骗受害人,遭受损失或破产后不惜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更加狡猾地谋害他人,有些成为职业惯犯。
  7. 复杂性。欺诈人手法多样,灵活应变,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交往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增加,骗子们除了继续使用传统的欺诈手法外,还不断变换欺诈区域、欺诈行业和欺诈手段,合同欺诈案件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和连锁性,使人难以捉摸。
延伸阅读
  1. 哪些情况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2.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3. 网上贷款诈骗签订电子合同生效吗
  4. 合同主要条款的效力变更
  5. 答辩状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2.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七种形式
  3.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4.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5. 梁-涛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性问题
  6.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7.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