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协议,合同的目的需要通过债务的履行来实现。当债务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履行时,既能满足合同债权人的要求,又能消灭合同债务,从而导致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的情况,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物、质量、数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履行。
以下情况也属于合同按照约定履行:
合同的债权债务原则上只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不涉及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合同债务应由债务人履行。然而,为了实现当事人特定目的和便捷交易,法律允许合同债务由当事人约定的第三人履行。当第三人履行债务后,也会导致债务的消灭。例如,债务人乙与债权人甲约定,由第三人丙偿还乙欠甲的10万元人民币债务。当丙将10万元人民币偿还给甲后,合同的权利义务也会终止。
在合同中,债权人同意以其他形式的给付代替合同原定的给付。不同类型的合同具有不同的债务内容。例如,货物买卖合同的债务内容是交付货物或支付价款,承揽合同的债务内容是提供劳务或支付报酬。债务人应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履行。但有时,由于法律规定需要特许才能履行,或者标的物已经灭失无法交付,或者实际履行费用过高,或者不适于强制履行等原因,债务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履行。在这种情况下,经债权人同意,可以采用代物履行的方式来消灭债务。例如,债务人乙根据合同约定应向债权人甲交付100吨吉林产圆粒大米,但由于乙遇到困难无法交付,但乙有100吨天津圆粒大米,质量基本相同。甲同意接受乙交付的天津大米代替吉林大米的交付后,债务即被消灭。在代物履行的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差价的支付,支付差价后,债务也会消灭。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应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接受后,债务消灭。然而,有时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后,也会导致债务的消灭。例如,债务人乙欠债权人甲1万元人民币,甲又欠第三人丙的钱。甲请求乙直接将欠款付给丙,乙同意并按照欠甲款的数额将钱付给了丙,从而消灭了其对甲的债务。
债务履行后,是否以债权人接受作为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条件有三种情况:
一是债务履行不适当,债权人提出了异议;
二是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但债权人拒绝接受;
三是债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死亡、丧失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继承人或监护人无法履行。
在第一种情况下,合同的履行存在争议,合同纠纷尚未解决,合同的权利义务不能终止。而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债务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将标的物提存,以达到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目的。
在合同中约定了多项债务时,只有当双方都按照约定进行履行时,合同才能终止。任何一方履行存在欠缺,都无法实现合同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