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2
提存的主体,又称提存的当事人,包括提存人(债务人)、提存受领人(债权人)、提存部门。
提存人是指为履行清偿义务或者担保义务而向提存部门申请提存的人,是提存之债的债务人。根据我国《提存公证规则》的规定,提存人为“履行清偿义务的人”,自然包括第三人。提存是一种法律行为,因此提存人在提存时必须具有行为能力,并且提存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提存受领人是指提存之债的债权人或其代理人。他们是接收提存物并请求将提存物返还债权人的人。提存受领人可以是债权人本人或其代理人。
提存部门是指国家设立的机构,接收提存物并保管,并应债权人请求将提存物返还债权人。根据我国《提存公证规则》的规定,提存部门为公证处。具体办理提存业务的公证处是债务履行地公证处。公证处应当指定银行设立提存账户,并备置保管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专用设备或租用银行的保险箱。在加工承揽中,债权人所在地的银行也可以办理提存事务。法院指定的银行、信托局、商会、仓库营业人也可办理提存业务。在外国,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提存所,附属于法院。
提存的客体,学理上也称为提存的标的或标的物,是指债务人依约定应当交付的标的物。提存应依债务的本旨进行,否则不发生债务消灭的效力。因此,债务人为提存时,不得以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的标的物交付提存部门,换言之,提存标的物必须与合同标的物相符。否则,就是违约,而非提存。根据我国《提存公证规则》第13条的规定,如果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物不符或在提存时难以判明两者是否相符,提存部门应告知提存人。如果提存受领人因此原因拒绝受领提存标的物,则提存不会产生效力。但如果提存人仍要求提存,公证处可以办理提存公证,并在公证书上记载上述情况以适于提存者为限。适于提存的标的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贵重物品、不动产、担保物(金)或其替代物以及其他适于提存的标的物。
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2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提存成立,如果债务人将合同标的物或标的物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提存成立。一旦提存成立,视为债务人在提存范围内已经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