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可不可以口头约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可不可以口头约定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3-13

 
53225
在向别人借钱的时候,双方需要用欠条或是合同等等的内容保证借款存在,既然能向对方借钱,说明双方的关系肯定还是不错,不然彼此之间也不肯借钱,于是有些人就希望能口头约定。那么,借款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口头约定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可以通过口头协议形式订立借款合同。然而,口头协议的主要弊端在于发生纠纷时难以提供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除非对方承认借贷事实或提供其他证据予以证明,否则很难确认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

书面形式的借款合同

为了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最好还是将民间借贷以书面形式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并在到期时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的内容应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简易借款协议的局限性

民间借贷通常以“借据”、“欠条”、“借条”等形式进行,这是一种简易借款协议。然而,相对于借款合同而言,这种形式过于简单,往往会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留下后患。因此,对于数额巨大的民间借贷,最好签订详细的借款合同,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采取书面形式的保险做法

采取书面形式是民间借贷最保险的做法,因为这样在发生纠纷时可以获得法律保护。当事人之间不应该因为情面而选择口头借贷方式,除非您确实不想要回这笔钱。

只有口头约定的借款如何处理

证明民间借贷关系的证据

只有口头约定的借款,需要通过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来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多发生于亲属、朋友、同事、恋人等熟人关系中。由于这些特殊人身关系的存在,双方在处理财产关系时往往没有采取一般的社会标准下的谨慎注意义务,因此很多时候只有口头约定而没有书面借条。

法律规定和证明要求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就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也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然而,《合同法》第197条规定了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的要求,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虽然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借款合同是有效的,但在审判实践中,想要得到法院对借款事实的确认和支持返还借款的主张,至少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证明双方存在口头借款合同的证据;(2)证明贷款人已向借款人实际提供借款的证据。

组织证据的方式

考虑到口头借贷合同的特点,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应从以下方面组织证据:(1)对方当事人自认存在借款事实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规定,这种自认仅限于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答辩状、陈述及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2)证人证言。这是最常见的证明方式,但《最高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此类证据的采信作出了限制。以下情况下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①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②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③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3)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然而,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特别是当对方当事人对录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出异议时。(4)电子数据。包括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即时网络通讯软件中的聊天记录。然而,由于这类证据产生和保存的特殊性,需要其他证据来佐证确认电子数据的来源和实际相对人的唯一性,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延伸阅读
  1. 借款合同
  2. 借款过程中约定的劳务费是否能认定为借款利息
  3. 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
  4. 自然人未约定利息的处理方式
  5. 借款合同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3. 汽车租赁合同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