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23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到婚姻登记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协议离婚的法定条件包括: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中的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虽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共同财产的分割或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医疗费等问题上未达成协议。在这种情况下,离婚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根据《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除非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重大过错的情况包括:
如果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但军人一方不同意且没有重大过错,法院将不会判决准予离婚。然而,如果军人一方提出离婚,没有任何限制。
根据《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然而,如果女方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男方的离婚请求确有必要受理,将不受此限制。在特殊情况下,男方的离婚请求仍可受理,关键是要看哪些情况属于“确有必要”。根据审判实践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有必要”通常指女方因通奸怀孕的情况。如果男方在女方通奸怀孕后或女方分娩一年内提出离婚诉讼,法院将受理。
另外,女方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仍然不能提出离婚。这是因为法律限制男方在女方分娩后一年内的离婚请求,既是为了保障婴儿的正常发育成长,也是为了保护女方的身心健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下落不明的人提起与身份关系相关的诉讼时,应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下落不明满两年,其配偶可以先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待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现有的离婚案件中,近一半涉及婚外情问题。对于“第三者”的证明,当事人通常只能提供电话清单、通话记录、短信内容、亲密照片、证人证言等间接证据,法院一般不会仅凭这些证据认定对方有过错。
然而,法院会信任以下五类关键证据:
夫妻共同债务有以下三种情况:
个人债务是指一方私下所欠的借款,不属于用于夫妻和家庭生活的共同债务,因此应由个人偿还。此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赌债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不愿偿还赌债,可以选择不予清偿。
房屋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尤其是在房价疯涨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性。如果双方都希望获得房屋所有权,法院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经调解无效,法院将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指的是一方违法犯罪被判处徒刑或因强奸、通奸、婚外性行为或其他直接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行为,且另一方不能原谅。
婚姻关系只能通过离婚登记、法院判决或调解的方式解除。分居不管时间多长,都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将构成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诉讼中,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将判决准予离婚。然而,非因感情不和而分居的情况下,不适用该项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延续而转化为共有财产。
造“假债务”是离婚案件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原本是父母赠与的购房款,现在补写一张“欠条”企图变成借贷关系,或者找亲朋伪造欠条,或者将个人股市中的资金说成是替他人炒股。对于造假问题,法院有一定的诉讼规则。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不宜直接对债务问题进行处理。
法院通常的做法是,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承认债务,法院通常不会实质审理债务问题,而是建议债权人另行起诉。造假问题需要经过鉴定和质证,并要面对《婚姻法》规定的不分、少分的不利法律后果。
根据以下情况,子女一般会随母方生活:
根据以下情况,子女一般会随父方生活:
子女抚养费包括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方,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一方,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对于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用其财产折抵子女抚养费。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前提是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且这种安排会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不得协议。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但不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如果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对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父母仍然有给付必要抚养费的义务: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一方无过错,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