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04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在未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并且群众也认可他们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在婚姻和家庭法律关系中,关于“事实婚姻”与“重婚罪”的问题相对复杂且容易引起混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4日发布的司法解释“法释〔2001〕30号”,其中第五条规定了适用对象为“未按照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处理办法。换句话说,如果在1994年2月1日之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没有进行结婚登记,却要求“离婚”,则按照事实婚姻的处理方式,即使没有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也会被视为离婚。而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如果男女双方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没有进行结婚登记,却要求“离婚”,人民法院应当告知他们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如果未补办结婚登记,则按照解除同居关系的方式处理。也就是说,从1994年2月1日起,现行法律不再承认“事实婚姻”。
虽然现行法律不再承认“事实婚姻”,但是“法复[1994]10号”规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这一规定并没有被“法释〔2001〕30号”司法解释所取代。因为“法释〔2001〕30号”解释的是民事法律关系,而“法复[1994]10号”解释的是刑事法律关系,并且两者并未相互抵触。
重婚罪是指已经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在未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并且群众也认可他们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事实婚姻是相对于法律婚姻而言的。在我国的1980年婚姻法中,对于婚姻的无效或撤销并没有明文规定。2001年婚姻法修订后,强化了程序上的实质审查登记要件,即如果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即使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多年,法律也不承认双方的夫妻关系。但是,新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补登记制度,为那些共同生活但没有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提供了一个补救的机会和措施,使双方能够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护。
为了解决那些诉讼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但又坚持不办理补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的共同生活状态如何认定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中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根据该规定:
由于我国对事实婚采取的是限制承认主义,即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的法律效力,所以只有事实婚具有法律效力时,才能构成事实重婚罪。根据1986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如下:
因此,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施行,所有的事实婚都将被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不存在“重婚”的问题。据此,事实婚只有被承认有法律效力时,才能被确认为一种婚姻关系,也才能构成重婚罪。如果事实婚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被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则当事人所谓的“夫妻关系”不仅得不到法律的确认,反而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所谓的“重婚”也就不存在。
综合现行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事实婚姻的合法性。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构成事实婚姻的截止时间是1994年2月1日,在此之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的,按照事实婚姻处理,法律给予应有的保护,不论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也不论双方共同生活初期或某个阶段中可能还不完全符合婚姻关系的实质要求等情况的存在,只要在1994年2月1日这一天之前具备了结婚实质要件的,都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如果没有办理婚姻登记,则不再是事实婚姻,除非男女双方补办登记手续,否则当事人基于婚姻而产生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法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