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14
英国人威-利于1977年出生,并于1995年来到中国。在上海某大学留学期间,他与同校的中国籍女学生李某相识、相爱。1997年7月,李某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就职。随后二人决定结婚,并前往李某住所地的街道办事处进行结婚登记。然而,办事处工作人员指出,由于两人的婚姻属于涉外婚姻,应前往区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审查了威-利提供的证明材料后认为,威-利现年20岁,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而且没有按照民政部《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提供证明文件,证件不全,决定不予登记。
结婚是一项法律行为,应受一国的法律规制。在本案中,威-利与李某的婚姻涉及中国法律和英国法律,那么应当适用哪国的法律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因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威-利和李某想在中国结婚,应适用中国法律。
为使婚姻有效成立,结婚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结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5条关于双方自愿原则和第6条关于达到法定婚龄的规定。虽然在英国法上,威-利已年满20岁,符合法定婚龄的要求,但威-利和李某欲在我国婚姻登记机构取得登记,就应按照《民法通则》第147条的规定适用婚姻缔结地即我国的法律。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性的法定婚龄为不低于22周岁。因此,尽管威-利符合其国籍国法的最低婚龄要求,仍不能在我国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构的决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涉外结婚还涉及到证明文件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政部《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外国人在我国与中国公民登记结婚时应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由于证件不全,婚姻登记机构决定不予登记。
根据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缔结涉外婚姻关系时,仍需适用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因该婚姻涉外而有所不同或实行“较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