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2-19
军婚保护条款是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具体而言,当现役军人的配偶为非军人一方时,非军人向军人提出离婚请求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方可准予离婚。
然而,如果是现役军人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或者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的离婚案件,则不适用军婚保护条款,而应按照婚姻法的一般规定处理。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如果军人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则可以除外。
当非军人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请求,而军人不同意离婚时,人民法院应与相关部门合作,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力进行调解和解决,或者判决不准离婚。然而,如果双方感情不和,非军人一方感情转移,甚至与第三者有通奸、同居、重婚或者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已破裂,经过调解工作无效,无法继续维护夫妻关系,那么在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的政治机关进行思想工作后,也可以准予离婚。如果政治机关进行思想工作后,军人一方仍坚决不同意离婚,根据婚姻法的立法本意,人民法院应坚决执行法律,判决驳回非军人一方的离婚请求。
如果非军人一方请求离婚的请求被人民法院驳回后,而非军人一方长期坚持要求离婚,而军人一方始终不同意离婚,人民法院不能机械地执行法律。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必须从立法者的角度综合考虑,综合衡量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立法本意。立法本意是保护军婚,但决不是以制造人间悲剧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必须与部队政治机关加强沟通、达成共识、互相配合,进行军人的思想工作后,才能判决离婚。
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都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共同处理权。因此,在军人离婚案件中,判断某一项财产是否为军人一方个人财产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考虑该财产是否具有严格的专属于军人特定身份的性质。
对于一次性发放给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的分割问题,应综合考虑军人的服役年限和双方结婚的年限,公平合理地处理。具体而言,将发给军人的上述费用按年份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其中每一份对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对应的款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其余部分则为军人的个人财产。划分方法具体如下:用人均寿命七十岁减去军人入伍时的实际年龄,计算出军人自参军至七十岁期间的年限,然后将国家发给的一次性费用除以前面计算的期间,平均分为若干份,每一份对应军人自入伍后每年应得到的费用。
在审理军人离婚案件时,人民法院既要遵循婚姻法的原则,又要严格保护军婚的立法本意。在具体案件审理中,应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依法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保护军人配偶的合法权益,使军人能够安心投身国防事业,同时非军人也能够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真正做到公正、公平,解决案件,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