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20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的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指的是老年人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并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的配偶也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还有提供患病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和护理的义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赡养人也不得侵占老年人自有的或承租的住房,并且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租赁关系。如果老年人自有的住房需要维修,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赡养人还有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并将收益归老年人所有的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如果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支付赡养费。赡养人也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超过其能力的劳动。
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与配偶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成年后由兄姊扶养的弟妹,如果有负担能力,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姊也有扶养的义务。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的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赡养人所在组织有权监督协议的履行。
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的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