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14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至第15条的规定,赡养人应承担以下具体义务:
1、提供生活费用:赡养人应提供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当被赡养人患病时,赡养人还应承担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
2、安排住房:赡养人应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在条件差的房屋。如果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或者承租的住房,赡养人不得侵占或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租赁关系。赡养人还有维修老年人自有住房的义务。
3、耕种和照管财产: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并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这些财产的收益应归老年人所有。
4、不得拒绝赡养义务:赡养人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此外,赡养人也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超过其能力范围的劳动。
5、配偶的协助:赡养人的配偶应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对于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赡养人应给予照顾和扶助。对生病的父母,赡养人应给予悉心照顾。
父母进入老年后,他们需要亲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独感。精神赡养是在社会经济发达后更为重要的赡养义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条件会提高,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提供更多物质保障,因此物质赡养的重要性会减弱。而日常生活的扶助可以通过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解决。然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关心、体贴和安慰是无法从其他途径得到的。因此,赡养老人的义务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如果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条中指出:“对于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继承人,应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因此,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也鼓励每位公民多关心照顾老人,多尽一份孝心。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而对于没有尽孝心或未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