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7
在郑州市高新区某行政村居住的刘大爷和王老太夫妇已经80岁了,他们有一位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出嫁后,二老一直与30岁还未成家的儿子共同生活。
近年来,由于二老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且失去劳动能力,他们要求女儿每月支付赡养费200元。然而,女儿和女婿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为由,认为赡养老人是娘家子孙的事,与“嫁出去的闺女”无关,因此拒绝支付赡养费。二老将此事告上法院,最终法庭依法判决女儿每月支付父母赡养费每人100元。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意味着,子女赡养父母的问题并不是子女是否愿意的问题,而是法律要求的严肃问题。
80岁高龄的郭老汉是抗美援朝的复员老兵,他结过两次婚,共有7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是他与前妻所生,两个是他和再婚的妻子所生,另外4个是他再婚的妻子带来的。由于前妻早逝,这7个孩子都是郭老汉和再婚的妻子共同抚养长大的。
不久前,郭老汉再婚妻子去世,由于他年事已高,需要赡养。然而,再婚妻子带来的4个孩子以他们是继子女,没有血缘关系等为由,不同意赡养郭老汉。因此,郭老汉不得不向法院寻求公道。经过法院审理,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虽然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一旦形成这种关系,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就应与父母子女关系一样对待。因此,不赡养继父母是违法的。
刘老汉、王老太夫妇共有4个儿子和3个女儿,他们的7个子女都已结婚成家。生前,夫妇俩长期与三个儿子和四个儿媳共同生活。当二老生病时,三个女儿和二个儿子经常探望和照料他们,并共同分担医疗费用。然而,大儿子却以兄妹众多、先让其他兄妹照料父母为由,有意逃避赡养老人的义务。在2001年和2004年,二老相继去世,大儿子不仅不负担父母住院的医疗费用,连丧葬费用也由其他子女共同承担。大儿子对父母不孝,但当他得知母亲去世后在银行留下5000余元的遗产时,却与妻子私自到银行挂失并将钱取走。因此,其他六个兄弟姐妹只好将他告上法庭。经过法庭审理,判决大儿子不仅要负担214元的案件受理费,而且只能继承母亲5000余元遗产中的100元,其余的应由尽赡养义务多的弟弟妹妹继承。
根据《继承法》第13条第3款的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同时,该条第4款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人民法院依据这些法律规定对本案作出了上述判决。
八十有余的张老太一生不幸,年轻时丧偶,年老又丧子。不久前,她的三儿子在车祸中去世。政府为此向他们家发放了5万元的抚恤金,其中1.2万元作为赡养张老太的费用。然而,三儿媳并不愿意将1.2万元给予婆婆,还提出丈夫已去世,她打算与婆婆分开生活,自己从此不再有赡养婆婆的义务。因此,张老太将三儿媳告上法庭。法庭受理后判决三儿媳将1.2万元归还给婆婆,并要求她履行赡养婆婆的义务。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该条第三款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这意味着,赡养老人不仅是赡养人本人的义务,而且,赡养人的配偶也有责任依法协助履行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