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闹离婚能要之前赡养补偿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12
在夫妻离婚之后,如果有老人需要赡养的话,这个老人的孩子不能免除赡养的义务,如果老人还需要对方支付在结婚之前的赡养补偿,这种情况是否会受到支持?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媳闹离婚能要之前赡养补偿吗
《民法典》的生效和替代
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的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因此在生效后,《民法典》将取代相关的司法解释。
儿媳赡养补偿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继父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这意味着,尽管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但一旦形成这种关系,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应与父母子女关系一样对待。因此,不履行对继父母的赡养义务是违法的。
赡养义务的内容和特征
赡养义务分为赡养义务和后赡养义务。后赡养义务是指在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后产生的赡养义务。后赡养义务的主体是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子女,而未与养父母共同生活或尚未成年的养子女不属于该义务的主体。后赡养义务的对象是缺乏劳动能力且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后赡养义务的内容是给付生活费,解决养父母的温饱问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赡养义务的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三个方面。1. 经济上供养:有经济能力的成年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需的赡养费用,当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时。如果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2. 生活上照料: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条规定明确了子女应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并明确了父母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即年老体弱且无劳动能力,以及生活困难。
《民法典》对赡养义务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而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