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4
1. 子女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籍的义务,确保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2.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房,并对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3. 赡养人不得强迫老年人承担过重的体力劳动,也不得岐视、侮辱和虐待老年人。
4. 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和再婚后的生活,也不得阻拦老年人参加正当的社会活动,更不得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
5. 赡养人对老年人必须尊敬、孝顺,保证老年人精神愉快,主持老年人的生日及过年、过节的问候和特殊照顾。
6.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由老年人自己选定,可以选择与子女同住,也可以选择独立生活,但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的待遇从优,生活资料由子女保障。供应标准由村支部、村委和老龄委研究决定,例如每人每年白面___斤,小米(大米)___斤,豆类杂粮___斤,油___斤,必须保证质量或生活费用___元/年;必须保证老年人用电、用水和用煤的方便。
以上各条经村两委批准,由老龄委监督实施。对不执行上述协议规定者,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予以处理。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赡养人:____________
党支部:____________
村村委会:__________
老龄委:____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因此,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方面的内容:
1. 经济上供养:有赡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无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最低生活需要时,应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赡养费用。如果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必要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2. 生活上照料: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条规定明确了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同时也明确了父母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即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