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16
台湾高等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非婚同居案件。黄女士与杨先生同居了近10年,期间黄女士不仅照顾杨的母亲长达5年,还以儿媳的身份操办了母亲的葬礼。然而,2001年两人关系发生变化,杨要求黄女士搬离住处并拒绝支付生活费,导致黄女士生活无着落。法院最终判决,杨应支付给黄女士50万元新台币的赡养费。
这一判决被认为是“颠覆性”的“前卫”判决,因为这是台湾司法界首次对没有婚姻关系但实质上过着婚姻生活的同居夫妻关系予以肯定。法院坚持认为,根据《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精神,承认“有实无名”的同居夫妻为“事实上夫妻”,在终止同居关系后,对于生活困难的一方应支付赡养费。
然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判决似乎在开历史倒车,因为这让人想起了旧中国对“妾”的处理方式。如果法律对这种非婚姻关系予以认可,必将威胁到合法夫妻及其子女的权益。长此以往,社会风气还会继续沦陷。但更多有识之士通过此案看到了台湾社会未婚同居现象的泛滥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目前,许多台湾年轻人对婚姻持抵触态度,甚至中年人士也不例外。有的人甚至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婚姻。他们认为,“除了一枚戒指,同居和结婚有任何区别吗?难道一纸婚书就能保证关系的稳定?”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台湾年轻人的婚姻轨迹已经发生了变化,结婚似乎只成为怀孕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因此,许多人呼吁当局能正确引导年轻人遵守传统道德观念,建立健康和谐的婚姻观。然而,在民进党当局强调“去中国化”的情况下,重建传统道德观念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