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遭受家庭暴力,是否有权获得赔偿?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31
在婚姻生活中,很多夫妻因为家暴而离婚,家庭暴力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离婚时家庭暴力能够得到赔偿吗?被家暴者的权利能否得到法律保障?因家暴离婚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吗?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搜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家暴离婚的赔偿问题
一、赔偿要求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当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导致离婚时,无过错的一方(受害方)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受害方可以要求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损害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
在婚姻关系中,受害方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赔偿金额由受诉法院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我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无过错方除了可以要求医疗费外,还可以要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如果受害方因伤致残,还可以要求残疾赔偿金(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辅助器具费。如果受害方有被扶养人,还需要支付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医疗费的计算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家暴对抚养权的影响
一、对子女身心的伤害
家庭暴力是影响子女抚养权归属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方在离婚前对孩子经常施暴,离婚后继续由该方直接抚养孩子,将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家庭暴力不仅会导致受害人身体受伤,还会引发抑郁、焦虑、沮丧、恐惧、无助、自责、愤怒、绝望和厌世等不良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受害人可能出现兴趣减弱、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并且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
二、子女成为家庭暴力的替代对象
如果一方在离婚前只对另一方施暴,离婚后孩子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替代对象。根据统计数据,超过50%的施暴者在殴打配偶的同时也殴打子女。离婚使施暴者失去配偶这个暴力控制对象,但很难使其立即改变暴力控制欲望。如果施暴者没有很快再婚,没有一个新的配偶作为替代品,未成年子女往往会成为这个替代品。
三、缺乏爱抚能力
有暴力倾向的家长往往缺乏爱抚孩子的能力。施暴者因心理扭曲而过度控制他人,会扼杀未成年子女的自主能力和独立发展。
四、对子女的潜移默化影响
施暴者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子女,这些子女长大后也很可能成为家庭暴力者。
五、控制原配偶的手段
施暴者可以利用对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抚养权继续控制原配偶。例如,施暴者可以利用对方渴望探望子女的心理,向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综上所述,有家庭暴力行为的一方不宜直接抚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