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19
在传统婚姻家庭中,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独立人格和尊重。这种不平等思想依然存在于一些家庭中,父权和夫权观念仍然存在。一些丈夫将妻子视为私有财产和附属物,对其进行虐待和摧残。受虐妇女由于受到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习惯于忍受夫权的压迫,这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许多上访妇女害怕家丑外扬,选择苟安认命,为了维护家庭的外壳而承受痛苦。然而,这种不断维持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近年来,由于翁婿、公媳、姑嫂等亲属关系不和以及婆媳矛盾等原因,家庭暴力越来越多。在经济开支、家务分担、赡养老人和处理亲属关系等方面,有夫权意识的丈夫往往通过武力或压迫妻子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其他家庭成员了解纠纷内情后,不是调解教育,而是火上浇油,甚至支持一方与之分居或离婚。
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散于各个法律之中,有的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较差。
根据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轻微和轻伤伤害案件以及虐待案件,需要受害者提起告诉才能处理。然而,很多人不愿意投诉,导致施暴者在警察面前肆无忌惮,而司法人员却不制裁施暴者。
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没有确凿证据使执法部门难以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庭内部,只有夫妻二人在场,加上一些受害妇女不及时到司法部门鉴定伤情,给取证造成困难。缺乏确凿证据使执法部门无力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往往是由于施暴者比受害者拥有更多权力,或者施暴者想要控制受害者的某些方面,但往往难以实现。例如,传统观念中的父权思想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容易导致父亲对孩子施暴。在婚姻暴力中,大多数暴力行为是因为施暴者想要控制受害者的思想或行为,但往往无法实现,于是采取伤害方式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在婚姻暴力中,施暴者大多是男性,由于男性在语言表达能力和体力方面的优势,当无法通过语言使女性顺从时,就会采取肢体动作来获得控制对方的能力。
经济和工作方面的压力会导致受压者情绪失控,无法在外面发泄,只能将压力发泄到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有效面对和处理家庭所面临的压力,有家庭暴力倾向的成员就有可能通过家庭暴力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受害者不愿意外扬家庭暴力,使得家庭暴力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一些受害人顾及面子,不愿寻求社会帮助,即使希望有关部门干预,也只希望通过教育来制止丈夫的暴力行为,不愿意让丈夫受到法律制裁,这反而导致家庭暴力逐步升级。
发生暴力的家庭往往婚姻基础不稳固,婚姻质量较差,夫妻关系处于松散或仇视状态,为家庭暴力埋下隐患。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这种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越来越多。
受“清官难断家务事”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对家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简单将其归为家庭纠纷,从而助长了家庭暴力的存在。有关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重视不够,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帮助。社会舆论在法制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导致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打老婆是应该的,没有人管,将妻子作为发泄工具。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还面临许多后顾之忧,害怕被人笑话和瞧不起,只能忍气吞声,无法理直气壮地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