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虐待罪如何处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3
家庭暴力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暴力容易造成家庭破碎,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出现家庭暴力的,夫妻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那么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虐待罪如何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家庭暴力实施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根据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有权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尚未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刑事责任
当家庭暴力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事处罚的属性时,将触犯刑法,可能构成虐待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采取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根据刑法第206条规定,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虐待罪,可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可被判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通过暴力手段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规定,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剥夺家庭成员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规定,可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可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若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死亡,可被判处死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的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触犯刑法第257条规定,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虐待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260条的规定,虐待罪的刑事责任分为两种情况:
情节恶劣的虐待家庭成员
若情节恶劣,可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只有被害人告诉才会处理此类一般的虐待罪。这是因为行为人与被害人具有一定的亲属或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于同一家庭,被害人在经济上往往依靠行为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他方法使行为人停止虐待行为,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只有当被害人无法忍受虐待并提出告诉时,司法机关才会处理。但若被害人因受强制或威吓无法告诉或无能力告诉,人民检察院或其近亲属也可以提出告诉。
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虐待罪
若虐待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可被判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不适用告诉才处理的规定。所谓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经常受虐待逐渐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无法忍受虐待而自杀、自伤,造成死亡或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