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婚姻家庭领域里的财产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婚案件中的财产纠纷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财产的种类和争执标的额在过去和现在有了很大的差异。在一些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数额达到了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当夫妻感情破裂时,对财产的争执往往非常激烈。因此,正确处理离婚案件中的财产纠纷涉及到一些财产收益的法律确定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
为了避免法庭上的争吵,许多夫妻愿意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尤其是自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于今年10月1日实施以来,自愿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不再需要单位证明,离婚登记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然而,一些人在登记离婚后,可能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在拿到离婚证后反悔关于财产分割的问题。
例如,当事人在登记离婚时,可能会约定一方继续居住在房屋中,而另一方在三个月内搬出。然而,离婚后,另一方可能不履行协议,拒绝按照约定行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在婚姻登记机关达成的协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认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并要求双方履行协议。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初离婚登记时,双方自愿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其中一方表示愿意放弃所有财产以尽快离婚。然而,在离婚后,这一方却反悔了,并对财产分割问题感到不满,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根据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的财产分割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如果离婚后一年内一方反悔,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离婚分割财产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行为,法院将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重新分割财产的条件是相当严格的,而且对于"欺诈、胁迫、重大误解"行为的举证也相当困难。因此,当事人在登记离婚时,应该明白一旦在协议上签字,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订立协议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