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09
在共同侵权的情况下,法院通常在确定被告与受害人的责任后做出笼统的判决,未对共同被告之间的债务分担进行具体划分。这导致了法院在执行中的非主次性和随意性。在执行中,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对连带债务的主张来获得对案件的执行权。
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法院通常将代理人列为被告,并对其做出判决。然而,代理人的连带责任因未经判决而具有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在民事执行中,法院仍可以执行代理人的财产。
在保证的情况下,法院通常将保证人列为被告,并对其做出判决。保证人的连带责任也因未经判决而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民事执行中,法院可以执行保证人的财产。这引发了对民事执行理论是否被违反的疑问。
连带债务是指债权人或债务人有数人时,各债权人均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各债务人均有一全部给付的义务,并且一次全部给付将导致全部债权债务的消灭。连带债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债务人之间对债务的连带性,即在连带债务的情况下,每一债务人都有义务履行全部债务。债权人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人、数人或全部请求给付,也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请求一部分或全部给付。被请求的债务人不能以尚有其他债务人为由相互推诿,也不能以分担为抗辩。换言之,被请求的债务人不能拒绝给付请求,理由是给付请求超过了他们应分担的份额。尽管在连带债务中,各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不确定性,但就他们的共同债务而言,任何连带债务人都有义务给付全部共同债务。因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这一事实获得执行依据,即使在法院判决未涉及连带债务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