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22
目前,我国法律对征地补偿款的权属并无明文规定。根据《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都属于“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的范畴。
此外,《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都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土地补偿款的权属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或解释,因此无法明确主张个人所有或共同所有的权利,缺乏法律依据。
然而,土地补偿款具有专属性特征。根据《物权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必须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款等费用。
由于土地对农民来说是最重要和最后的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补偿款实质上是对失地农民这一特定身份群体的一种生活保障,是失地农民未来生活的主要依靠。失地农民耕种的责任田被征用,意味着土地经营权的永久性丧失,从而失去了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土地补偿款是对失去耕地农民个人的一种金钱补偿,具有明显的专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