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变更的后法律效果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05
监护制度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一项法律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合法权益,进而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关于监护的性质在我国民法上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学说主要有三类,一是权利说,认为监护是一种权利,属于身份权;二是认为监护是一项义务,监护对监护人而言是负担,而不是利益;三是认为监护是一种职责,认为监护是法律要求特定的人承担责任。三种学说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因为我国法律对监护的规定既有体现权利的,比如,对于监护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可以剥夺其监护人的资格;又有体现义务的,如对于未成年人(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还有体现职责的,《民法通则》第18条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职责。即使在民法典的草案中,我们也能看到围绕这个问题的变化,民法典(草案)第19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的,可以委托他人进行监护”。这样的规定说明,关于监护是一项权利的观点,理论上不再有什么障碍性的认识,但是,监护的职责性并不因为权利的确定而被否定,因为该草案第27条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权益”。职责同时也反映了义务,所以,笔者认为,对监护而言,将其视为是权利义务的统一,则较为完全。
监护权的变更是客观存在
在实践中,监护权或监护职责的变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监护权可以因监护人之间的权利转移而发生权利主体的变更。此外,监护权还可以因监护人主体范围的变化或其他原因,在权利的内容、范围和其他方面发生变更。
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变更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养育和教育的过程,因此,法定监护和委托监护等形式的监护权会出现。目前,在学校是否负有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职责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监护职责,即学校应当承担监护职责。另一种观点则否定了学校作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认为学校没有监护职责。关于监护权的移转问题,一些观点认为,学校的监护职责是基于监护职责的自然转移,即家长将未成年学生送到学校,学校应当对学生承担一定的监护职责。另一些观点认为,学校的监护职责是基于监护人与学校之间默示的委托关系,即家长将未成年学生送到学校时,视为家长将监护职责部分地委托给学校承担,因此,学校因受到委托而负有监护职责。这些不同的学说存在,说明关于监护权变更所产生的效果在法律上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在实际中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