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2-2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十二条规定,监护人有权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
监护人因自身无法克服的原因导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例如生病、在外地工作、探亲、旅游、出差等。
监护人将被监护人置于他人照管之下,以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例如上学、入托、寄养、就医等。
被监护人未经许可擅自外出打工、旅游、探亲访友等,导致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
第三人或监护人意外原因使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例如被监护人因不服管教、违法或犯罪情况下被强制劳教、送入工读学校或收容场所等。
这类情况主要是基于“公”的事项(或公权力的介入)而导致的监护权转移,或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根据法律规定,监护权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转移,例如被监护人被他人收养、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或随母一方生活、被监护人依法被收容教养等。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监护的转移,尤其涉及非公益性事项的监护权转移个案,应通过专项委托的方式才能实现。这类监护权的转移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情况,其监护事项、监护人和受托人的状况千差万别,其监护权的转移亦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这类监护权的转移应具备以下条件:
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履行,具体事项应明确确定,例如旅游、特种教育、未成年人探亲的护送、被监护人的陪护等。
监护人与受托人就监护事项达成协议,通常应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也可适用。采用口头形式时,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同样可以确认当事人之间的监护权转移。
受托人在委托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