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02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意味着,对方提出要求探望子女的要求是受法律保护的。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应由当事人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一致,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因此,中止探望权应由法院来决定,个人不能单方面决定不让对方探视孩子。
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拒绝对方探视子女,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探望权制度是2001年新《婚姻法》新增加的一项制度。其设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间接抚养方对子女探望的权利,满足其思念子女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旨在使子女对父母的感情不因家庭破裂而发生变化,尽量减少离婚对子女的伤害,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一方拒绝给予有探望权的一方探望子女的权利,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相关判决或裁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实践中的做法是,有探望权的一方如果被阻止行使探望权利,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通常会派遣执行人员陪同一方行使探望权,并对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另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对方仍然阻止探望权的行使,并且情节严重,可能会取消其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