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何时允许恢复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27
探望权是离异父母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甚至剥夺。而探望权的中止,是指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探望权不宜继续行使,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那么,中止探望权后怎样恢复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探望权的中止条件
1. 法律规定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裁定中止探望权。这意味着除了法院,其他机关和个人,包括父母双方,都没有权力自行决定中止探望权。申请中止探望权的权利应由有权提出申请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
2. 申请人的身份
申请中止探望权的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3. 中止探望权的情形
根据实践经验,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况:(一) 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可能对子女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二) 探望权人不按照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和地点进行探望,严重影响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三) 探望权人将子女带入色情场所或让子女观看不健康的影视、书刊;(四) 探望权人道德败坏,包括通奸、姘居、卖淫、嫖娼、吸毒、赌博,可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五) 探望权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六) 探望权人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七) 探望权人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却不教育制止;(八) 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
二、探望权的恢复条件
探望权中止后,只有当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形消失,探望权才能恢复。然而,探望权的中止情况消失并不意味着探望权会自动恢复。当事人需要向法院申请,并经法院审查认为中止情况已消失,法院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后,探望权才能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探望权的中止并不是对探望权本身进行处分,而是暂时停止行使探望的权利,因此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此外,如果探望权人自动放弃探望权,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子女本人都有权提起损害赔偿的请求。如果探望权人滥用探望权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损,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子女本人也有权提起损害赔偿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