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办监护公证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07
我国法律对于监护人有相应的规定,父母是天然的监护人,其它监护人申请监护公证。那么如何申办监护公证,关于申办监护公证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申办监护公证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监护公证的处理程序
监护公证的管辖权属于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监护协议公证也可以由协议签定地的公证处负责。当事人必须亲自向具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资料:
1. 自己的身份证件;
2. 与被监护人联系的证明;
3. 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4. 其他相关资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的认可证明等。
监护协议不得包含违反未成年人生长的宪法和政策规定的内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监护协议,公证处将不予公证。
监护人的确定
一、未成年监护人的确定
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确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由具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与未成年人有密切联系且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和朋友担任监护人,并经过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认可;
3. 若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确定
对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确定。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以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限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为:
1. 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 其他近亲属;
3. 与精神病人有密切联系且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过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认可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 若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公证的意义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维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监护协议的真实、合法活动。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监护人需要首先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因此前往公证处办理监护公证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监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