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以下对象: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被告人的近亲属。此外,在判决生效后,还应当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7条的规定,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收件人本人不在场,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如果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将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应当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并由送达人签名。这样,即可认为已经完成送达。
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下,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终结后,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刑事判决书是在法律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书。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刑事判决书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
被告人对第一审刑事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提起上诉。而人民检察院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确有错误,也应当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第二审刑事判决是终审判决,但如果二审判决确有错误,被告人可以依法申诉,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法提起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的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