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8
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追认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标志。
应正确判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的合同。一般需要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使其生效。
效力待定合同既不是有效合同,也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处于不确定状态。它的效力取决于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内是否表示追认。如果追认权人同意,合同的效力将确定,如果追认权人拒绝,合同将自始无效。
根据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第51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均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权利人可依法追认,善意的相对人也可依法撤销。
追认制度有利于加速财产流转,保证交易安全。同时,规定相对人有权催告、撤销,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追认制度能降低无效合同的发生频率,更好地调整各种复杂交易情况。
效力待定合同主体包括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相对人是指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的人。相对人在签订合同时并不知道对方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权代理或无处分权的情况,他们是善意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有权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被代理人有权追认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权处分人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第三人,他有权撤销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决于第三人是否同意或承认。如果第三人表示追认或行为人取得处分权后,合同将有效。如果第三人拒绝追认,合同将自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