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1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抚养权归一方,另一方有给付抚养费和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的义务。因此,抚养方不能拒绝另一方探望子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具体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应由双方协议,如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并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具体的探望方式和时间应由当事人协议,如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利,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应恢复探望权利。
1、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探望权属于亲权的范畴,其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享有的亲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是探望权的主体,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特有权利,因此是一种身份权。
2、探望权是法定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照顾,源于血缘关系和伦理道德。父母关爱看望亲生子女的心理需求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升为法律,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对探望权进行了规定。该法律条文明确了探望权的行使、中止和恢复情况,同时还明确了直接抚养方的协助义务。婚姻关系终止后,一旦直接抚养权确定,探望权也同时产生,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探望权,除非有法定理由,否则不得中止或剥夺。
3、探望权是受限制的权利。探望权的设立和行使都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前提。探望权源于亲权,但与亲权不同。因此,在不侵害另一方合法权益和子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权人应通过与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对子女适宜的地点来行使探望权。同时,法律规定,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人民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4、探望权是探望权人的单纯权利。探望权是单向性的,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则是探望权的义务主体,应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力。未成年子女只是探望权的行使对象,不是探望权的权利义务相对人,不能通过诉讼要求探望权人探望。当然,未成年子女要求不直接抚养他们的父母探望,或者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要求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律允许,但没有强制性保障探望权的规定。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