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01
离婚损害赔偿只能由无过错的一方提起,并且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我国现行法律不支持婚内赔偿。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想要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如果在离婚时未提起,离婚后就不能再单独就损害赔偿提起请求。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被告可以在同意离婚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出损害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一审内另行起诉。
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或精神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民法通则的基础理论中确定了一般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因为离婚案件也是民事案件,且离婚损害赔偿又是一种婚姻家庭中的一种侵权行为,所以其应该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行为违法是离婚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主要是指实施与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意图杀害家庭成员等行为,以及触犯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行为。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是指对受害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造成了伤害的事实。在离婚案件中,指的是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导致了婚姻关系破裂,从而使无过错方在财产和非财产上遭受损害。
有因果关系的存在是指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离婚案件中,主要是指配偶一方实施的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是导致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破裂、离婚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无过错配偶一方遭受财产和非财产上损害的直接原因。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偶主观上有故意违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的过错。在离婚案件中,离婚损害赔偿以配偶一方有过错为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过错包括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遗弃等离婚原因情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