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6
专利权人与侵权行为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专利侵权纠纷。双方可以就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专利权许可协议,将侵权行为合法化。
在无法通过协商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理并判决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方式包括: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侵权行为人,而不是专利局。如果侵权人不起诉或不停止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甲公司是实用新型“彩色美耐灯”专利的被许可人。在2011年3月,甲发现乙未经许可擅自实施了甲的专利技术,包括生产、销售和出口等行为,给甲造成了经济损失。
甲要求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协商解决,但乙拒绝停止侵权并拒绝协商。因此,甲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法院认定乙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判决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销毁侵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