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0-29
根据司法解释第30条的规定,对于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情况,其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对于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情况,若其不同意离婚并且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其可以在离婚后的1年内单独提起诉讼。对于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情况,如果一审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根据第30条的规定,对于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无过错方,法律赋予了在离婚后1年内单独起诉损害赔偿的权利。但对于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无过错方,如果想要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必须在离婚诉讼的一审期间就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二审期间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因此,如果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无过错方在二审时才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其只能再另行起诉,而一审所涉的离婚诉讼应已随着二审程序的结束而终结。因此,作为原告的无过错方应在一审时就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以便有效维护其合法利益。
根据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一般包括以下情况:一方在重婚、同居期间未经合法配偶同意,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予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或者无过错方因其配偶重婚、同居而遭受其他物质损失。根据修正后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订立协议。在有该财产协议的情况下,重婚方或同居方将其自身的财产赠与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的行为应该是有效的,无过错方无权对该部分赠与财产主张权利。然而,如果该赠与行为影响到《婚姻法》第20条所规定的“夫妻间相互扶养义务”的履行时,无过错方仍可以要求过错配偶方赔偿因其不履行扶养义务而给无过错方带来的物质损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无过错方因婚外恋离婚所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是其人格尊严受到了损害。然而,精神赔偿的数额需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以及侵权后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众多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