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06
在处理婚姻纠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夫妻共同购买了房产,但房产证却登记在其中一方的名下。根据《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的财产权利以登记为准。因此,在全国各地的房屋土地管理部门中,如果在婚姻纠纷期间,一方秘密将房产转让给第三方,行政手续上是没有障碍的。然而,对于不知情的配偶来说,这将面临非常糟糕和被动的局面。常常是在提起离婚诉讼时,才会发现家中的房产已经被转让给他人。这是很多当事人的担忧,因此在婚姻纠纷期间,如果能通过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将对方的动产和不动产通过人民法院进行冻结,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保护弱势一方的权益。
根据《婚姻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也就是说,在处理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应平等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在婚姻纠纷期间,如果一方私自转移或变卖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47条的规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然而,这只是一种事后救济措施。如果夫妻一方私自转移或变卖了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在分割所得款项时对其进行惩罚,即少分或不分。然而,对某些当事人来说,拥有资产比拥有金钱更重要。如果一方私自转移或变卖夫妻共同财产,对另一方来说,损失将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建议在婚姻纠纷期间,如果存在夫妻一方可能转移或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另一方最好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然而,如果法院在一审中未判决离婚,申请财产保全的费用可能会白白浪费。因此,申请财产保全时必须做好破财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