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5-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全部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法律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就可以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来清偿。
(1) 申请
申请是指公民、法人向公证机关提出办理公证的请求。根据《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的规定,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申请人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如果有代理人代为申请,委托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其他代理人需要提交有代理权资格的证明。还需要提交需公证的文书和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及其他材料。
(2) 受理
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公民、法人的公证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根据《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应当予以受理。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公证处受理后,要在公证登记簿上登记,并制作受理通知单发给当事人,收取公证费,并开始建立公证卷宗。公证处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帮助当事人起草、修改、拟定法律文书。
公证审查是指公证处在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后,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从法律和事实两个方面进行的调查、核实工作。公证审查是公证活动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确保公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出具公证书是指公证处根据审查的结果,对符合公证条件的公证事项,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制作、出具、送达公证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