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外嫁女在征收决定作出时具有农村集体成员资格,她就有权获得林地征收的土地补偿款。
根据该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如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外嫁女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并请求支付相应份额,应该得到支持。但是,如果已经报备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有特殊规定的,不在此范围内。
在林地家庭承包中,如果承包方的继承人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应该得到支持。
在其他方式承包中,如果承包方的继承人或者权利义务承受者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也应该得到支持。
征地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
在征地纠纷中,大多数诉讼属于行政诉讼,但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有时候也可以选择民事诉讼的程序。例如,对于非法占地行为,可以从民事角度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对于已经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但存在胁迫等手段的情况,可以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撤销该协议。因此,在处理征地纠纷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诉讼程序。常见的民事纠纷包括征地补偿协议纠纷、土地侵权纠纷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