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8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式颁布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式颁布,同时废止了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已经进入民主化、多元化的时代。新条例中拆迁补偿从官方评估转向二次征询制度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预示着拆迁已经更多地考虑民生与人权。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可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
补偿内容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章规定了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如果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对于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的情况,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时,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搬迁和临时安置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如果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房屋征收部门在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应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补偿协议和补偿决定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搬迁前的补偿和搬迁期限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包括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手段。建设单位也禁止参与搬迁活动。
强制执行
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信息公开和监督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补偿档案,并将分户补偿情况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征收补偿费用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