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10
根据刘某与张某签订的离婚协议以及已经办理的离婚登记手续,离婚协议已经具备法律效力。然而,离婚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性质,即当事人无法凭借离婚协议直接向法院的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常见的误解是,当事人会认为离婚协议生效后就具备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例如,一些当事人常常向我们律所咨询:“我已经有了离婚协议,为什么执行庭不受理我的申请?”
实际上,当事人对离婚协议的效力存在误解。离婚协议的生效并不意味着具备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另一方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协议。只有在法院作出判决后,方可向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基于以上分析,本律师代理刘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继续履行离婚协议。
在庭审过程中,张某认为离婚协议违反了公平原则,因为只给予刘某两套房屋,而离婚协议应当被撤销,不予继续履行。
1、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九条规定,如果离婚后一方在一年内反悔,要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请求。然而,人民法院在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刘某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因此其要求变更或撤销协议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此外,张某提出变更撤销离婚协议的请求已经超过了《婚姻法解释二》规定的一年期限,因此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该请求。
2、刘某与张某的离婚协议并不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尽管刘某只分得两套房屋,但他负责抚养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刘某的照顾和补偿。
最终,法院判决张某继续履行离婚协议,并配合刘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目前,刘某已经完成相关的过户手续。
当前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案件逐渐增多,不排除一些当事人在离婚时冲动行事,没有充分考虑清楚。然而,一旦离婚协议生效,撤销协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必须谨慎,并对双方负责。
《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一方在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付出更多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对方应当予以补偿。
《婚姻法解释二》第九条规定,如果离婚后一方在一年内反悔,要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