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一、编制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以及郑徐、商合杭两大高铁的建设,商丘市特编制了《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发展建设。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5-2030年,分为近期(2015-2020年)和远期(2021-2030年)两个阶段。
三、城市规划区
商丘市城市规划区包括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虞城县县城及利民、稍岗、李老家、郑集、大侯、刘店、谷熟、芒种桥、店集、沙集等乡镇以及宁陵县孔集乡、赵村乡、乔楼乡,总面积约2690平方公里。
四、规划范围与空间层次
市域范围包括商丘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1070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为约355平方公里,北部和西部以商周高速公路为界,南部以连霍高速公路和睢阳产业区南侧的引黄渠为界,东部以济广高速公路为界。
五、城市性质
商丘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豫鲁苏皖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六、城市职能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
七、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至2030年,商丘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预计达到2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48平方公里。
八、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规划到2030年,商丘市域常住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8%。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一带、三轴、多节点”。其中,“一主”为商虞一体化核心区,包括商丘市中心城区和虞城县城,远期发展成为商丘市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其他结构包括永城市域副中心、连霍发展带、京九发展轴、商周发展轴和西南发展轴,以及民权、柘城、睢县、宁陵、夏邑等县城和重点镇。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和农村社区4个层次,构建全市覆盖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体系,确保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和河南省要求。
九、中心城区规划
1.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是“东拓、西延、北控、南优”。2.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三心引领、多轴联动、绿廊楔入、片区融合”。3.片区规划:中心城区划分为八个特色功能片区,包括老城发展区、核心发展区、古城文化区、道北发展区、梁园产业区、高新产业区、物流集聚区和睢阳产业区。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规划建设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包括商丘火车站周边的老城综合服务中心、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中心和日月湖畔的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中心。
十、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构建高速公路环线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环线两个疏解环路,以实现城市对外和过境交通的疏解。依托商丘高铁站枢纽和商丘机场等重大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商丘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在国家和区域交通网络体系中的地位。规划中心城区道路体系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形成“一环、四横、三纵”的快速路结构。同时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快线网络,形成公交干线骨架。
十一、绿地系统规划
商丘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约3480.3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4.01%,人均绿地面积为15.13平方米。绿地系统布局为“两区、五廊、九带、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