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9
在庭审中,朱某某回忆起与被害人杨某某的相识经历。两人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的,并于2013年开始谈恋爱。随后,他们于2015年领取结婚证书,并于2016年5月举办了婚宴。在婚后,杨某某搬进了朱某某的家中。
朱某某自2010年起在某百货公司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朱某某和杨某某因为吃饭、购物等小事经常发生争吵。2015年底,朱某某开始有了一段婚外情,这段不正当的关系持续了半年之久。朱某某声称他与这位婚外情对象在结婚前就认识。2016年6月,杨某某发现了朱某某的婚外情,对此非常生气。朱某某发誓要断绝这段关系,并写下了保证信。
此外,朱某某在庭审中承认,2016年8月,他又与另外一名女性发生了婚外情。随后,他在2016年9月辞去了工作,案发前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因第三者介入而引发的离婚纠纷一直给予较高重视。根据1984年8月30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第(3)项规定:“因第三者介入而引发的离婚纠纷,首先需要明确责任归属,对于有过错的一方和第三者,应予以批评教育,并建议有关组织严肃处理。
如果有过错的一方提出离婚,但原本的夫妻关系和谐,感情尚未破裂,并且对方表示谅解,应重点进行调解和和解工作,即使调解不成功,也可以判决不准离婚。
如果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强行维持婚姻关系不仅会给双方带来长期的痛苦,还可能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应向相关方面提出思想工作和防范工作,如果调解离婚无效,应判决离婚。
如果没有过错的一方提出离婚,在经过调解和和解无效的情况下,一般应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