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10
离婚协议是指婚姻双方达成的一种共同意思表示协议书,其中包括同意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等内容。离婚协议的性质属于混合合同,其中离婚和子女抚养属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性质,而财产处理属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性质。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婚姻关系的解除可以通过登记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实现。离婚协议中关于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作为证据证明夫妻感情曾经出现过重大裂痕。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协议。在双方同意离婚或判决离婚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应当认定其效力。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时,应当将离婚协议作为分割夫妻财产的重要证据,并根据协议中的约定作出判决。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明确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的协商一致意见。
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以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准予离婚。在特定情况下,如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情形,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也应准予离婚。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消除,父母仍然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子女的抚养问题,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应当根据协议或法院的判决进行处理。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
离婚时,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承担了较多的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义务,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