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07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因过失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要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1.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
3. 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 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 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年龄和伤残等级,二级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如下:
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
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90%计算。
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
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四级伤残)按70%计算。
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五级伤残)按60%计算。
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六级伤残)按50%计算。
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按40%计算。
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
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九级伤残)按20%计算。
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十级伤残)按10%计算。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计算公式为:居民年平均生活费 × 30年 × 8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年龄和伤残等级,计算年限时,按照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例如,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依此类推。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