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动物侵权法律知识

概念解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7

 
407988

野生动物是指那些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者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经过短期驯养但尚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根据其生存状态的不同,野生动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和处于天然状况的野生动物。

具体范围

能够引起野生动物致害责任的动物范围包括:

(1) 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

(2) 马戏团或其他驯养繁殖场所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

(3) 原由某人饲养后又被放生或逃逸并完全回归自然状态的野生动物

(4) 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动物

案例分析

在某大型野生动物园发生的伤害事件中,民工甲乙丙三人趁节日人多之际免费参观动物,采取翻越护栏逃票的方法。然而,当他们费尽气力翻越防护栏时,一只匍匐在旁边的东北虎突然蹿了出来,将甲扑倒在地并撕咬致死。乙丙见状赶紧逃离,等他们再回过头看时,甲已经无法发声。工作人员赶到并将老虎驱赶时,甲已经被猛虎撕咬致死。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

解决流程

1、野生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

在野生动物园中发生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通常由野生动物园作为经营管理者承担民事责任,适用《民法通则》第127条的规定。如果受害人与动物园管理者无法达成协议,受害人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动物园承担侵权责任。

2、完全野生动物致人损害

对于完全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情况,我国现行法律未做详细规定,而《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根据该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偿办法。

相关标签: 商法的概念是什么
延伸阅读
  1. 按份保证
  2.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3. 离婚对方想让我净身出户什么意思
  4. 什么是要约引诱
  5. 具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定罪标准
  2.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3. 售假与商标侵权的区别
  4. 偷不用废弃高压电线买了二千八百多块钱能判多长时间
  5. 被狗咬了私下签订的不追责协议有效吗
  6. 喝到变质牛奶怎样向商家索赔,
  7. 被别人狗咬了一般赔偿多少钱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