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3
手术同意书是一种授权行为,患者通过签署同意书,授权医生在其身体上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
一些手术同意书中含有免责条款,要求患者自行承担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然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3条的规定,合同中有关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因此,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法免除医务人员因医疗过错而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如果手术风险的发生不是医师过错造成的,也与患者无关,而是由于医学科学的局限性导致的不良后果,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
然而,如果医务人员在手术风险承担条款中将手术同意书作为免除法律责任的“护身符”,并在同意书中列举了越来越多的手术风险,导致本可以通过医务人员努力完全避免的风险实际发生,那么这些风险不属于可免责的范围,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手术同意书既不是患者的“生死状”,也不是医院或医生的“护身符”。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存在违反相关规范的过错,并给患者造成实际损害后果,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那么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下,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