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条件法律知识

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3-05

 
406334

积极条件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的积极条件包括:

  1. 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不得存在任何一方对他方的强迫或任何第三者的干涉。
  2. 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

消极条件

禁止结婚的情形包括:

  1. 有配偶者。
  2.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3.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姻法只进行了原则规定,没有具体列举。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男女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证明。婚前医学检查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三类疾病的检查。如果经过婚前医学检查,发现男女双方患有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间内或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如果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可以结婚。

结婚登记的程序与效力

符合上述条件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将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如果未办理结婚登记,应当补办登记。

结婚自由原则的具体体现

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一规定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法律将结婚决定权完全赋予当事者本人。要认定当事人的合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男女双方必须具备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 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 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结婚年龄的法定规定

法律对结婚年龄进行规定,这也是许多国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龄的确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及成熟程度,这一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二是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就实行早婚政策,婚龄普遍较低。

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

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1. 老公出轨,离婚的法律程序和相关问题解析
  2. 男女结婚必备条件的法律规定
  3. 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和效力
  4.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彩礼返还条件
  5. 起诉离婚的条件

结婚热门知识

  1. 可以与法定继承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吗?
  2. 婚姻关系的合法性
  3. 丈夫不履行扶养义务,妻子的救济措施
  4.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双方应具备什么条件
  5. 答辩人就被答辩人王____起诉我离婚一案,提出以下答辩意见:
  6. 结婚程序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7. 离婚净身出户子女跟谁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