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05
离婚双方当事人应当向婚姻登记员提交身份证件和与离婚相关的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员将向当事人讲解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并询问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离婚双方当事人应当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其中的“声明人”一栏的签名必须在监誓人面前完成。
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并由婚姻登记员作为监誓人。离婚协议书分为夫妻双方各一份,并存档一份于婚姻登记处。
婚姻登记员将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和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将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并颁发离婚证。
婚姻登记员在当事人双方均在场时,核实双方的相关信息,并告知双方离婚证的法律效力,以及离婚后与子女的关系、应尽的义务,离婚协议纠纷的处理和法律救济途径。同时,当事人应当在《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的“当事人领证签名或按指纹”一栏中签名。
原告应当起草民事诉状,第一部分写明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写明诉讼请求,包括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和财产的分割。第三部分应当详细陈述事实和理由,包括何时结婚、何时生育子女以及离婚原因等。民事诉状最好打印,但最后必须手签名。
原告应当到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并办理立案手续。
在立案时,原告应当提交两份民事诉状、结婚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至少带上原告的身份证)、子女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涉及财产分割,还需要提交相关证据的两套复印件,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其中一份复印件将被收入法院案卷,另一份将交给被告。
经立案庭审查后,原告需要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
原告将缴费票据和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后,需要等待法院通知开庭的时间。
如果被告也同意离婚,法院可能会约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将发出民事调解书并结案。如果调解不成,则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时,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或不离婚,并最终发出民事判决书。
当事人一方可携带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身份证和户口本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